学的并非建筑专业,没来出版社之前,建筑对于我而言,就是空间,是砖、瓦、水泥、钢筋、石灰的混合物;评价室内装修,我会的仅仅有两个词:好看与不好看;对于建筑界的人物,我掰着指头就可以数得清,而且一只手足够,林徽因、梁思成、贝聿铭;我甚至有一种误区,建筑除了它可以遮风避雨的作用外,它的存在,就是破坏了自然的美感。后来做编辑久了,来往的稿件多是建筑外观、室内设计、景观园林、建筑大师,脑子里也或多或少进了一些哥特、包豪斯、功能主义、卒姆托、路易斯康、柯布西耶……渐渐的,读懂了一些建筑的语言,于是,建筑在我的眼里,也有血有肉了起来,活色生香了起来。
其实,建筑的美,它就在那里,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它就在那里,但是,如果你不懂它,它的美,你就看不到。
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就是建筑,要读得懂一方历史,首先要读得懂一方的建筑,越是古老的建筑,承载得越多,这些古老的建筑,承载了数不清的故事,历经了风霜雪雨,穿越了漫长的时间,现在和你站在同一片蓝天下,但这些历史美丽的印迹,终将有一天会被时间抚去。所以,趁它们还在那里,应该去看看,看看先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份宝贵的财富.但这种看,不能只是一种简单的视觉冲击,你只有读懂它,才能领略它,你才能真正明白这些建筑所蕴含的智慧,才能明白这些建筑所勾勒的社会形态、人生理念、处世哲学,所蕴含的我们的先人对美的追求、对家的定义。
所以,出发前,请先来读读这套《中国古建筑之旅》,它会告诉你什么是枋,什么是雀替,什么是须弥座、什么是四水归堂,什么是天人合一,什么是斗拱,什么是马头墙;它会告诉你故宫大门上的门钉体现的是等级,丹陛桥彰显的是地位,四水归堂的寓意是让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家中,木雕上红色的蝙蝠则是“洪福(红蝠)齐天”的谐音;它会告诉你大门不仅仅是出入口,所以才有夸张的门罩和精致的门楼,无梁殿不是秀技术,是对广阔空间的需求;它会告诉你吊脚楼蕴含着南方多雨区的干燥诉求,宏伟的箭楼要实现的是防御功能,美人靠可供“美人”凭栏休憩,风姿无限,临水阁楼则是为浣纱的村妇遮风挡雨;它会告诉你皇宫里建筑背后的那些爱恨情仇,它也会告诉你那些古老民居里的尘封岁月。
读了这套书,那些古老的建筑站在你面前时,不再是单纯的一些符号;读了这套书,你站在那些古建筑面前时,你才可能会露出淡定的微笑,你才可能坦然地说:“我不会辜负你的美,因为,我懂你!”读了这套书,不管你是建筑爱好者,还是对建筑略通一二,还是一无所知,你都可以让你的一次旅游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张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