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搜索

书目下载

“规划让人民满意的城市——2017天津春季规划论坛”成功召开

2017-06-23 17:20:10

中国·天津

“城市规划建设做的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满意度来衡量”,“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要下大力气根治‘城市病’,增强民众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城市建设时的讲话,对城市规划发挥的引领作用作了充分肯定,也是对新时期的城市规划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在此背景下,由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策划发起并主办、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承办的 “规划让人民满意的城市——2017年天津春季规划论坛”于2017年5月26日(周五)成功召开。

论坛特邀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先生,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院长赵建伟先生,原同济大学副校长杨东援先生,美国MCM公司设计总监Francesco Matinata先生,城市公共艺术专家、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景育民先生做主旨演讲,同来自政府管理部门、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公共文化等相关领域的300余现场观众,以发挥城乡规划调控作用、城市规划交通转型、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文化等问题为突破口,就如何规划让人民满意的城市,建设人民心中最文明的诗意地展开讨论。

上午9:00,论坛由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院长洪再生先生主持开幕。洪再生院长介绍了论坛背景及重要意义,逐一介绍了本次到场的各位嘉宾,并对参与会议的京津沪冀四地知名专家、大专院校教授学者、部分国外嘉宾及天津市规划学会会员单位、北京和河北省规划学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与感谢。

天津市规划局副巡视员侯学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院长赵建伟先生先后发表致辞。侯学钢先生提到“规”乃士大夫之见,“划”为左戈右刀、要有执行力;因此2017天津春季规划论坛就是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同时加强各方合作,真正实现建设让人民满意的城市。赵建伟先生则向到场嘉宾详细介绍了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的历史沿革、项目案例及未来图景等。

开幕式结束后,各位演讲嘉宾带来了精彩的主旨演讲。


仇保兴 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原住建部副部长
演讲主题:健康城镇化五类底线和特色小镇

发言第一部分,仇保兴先生提出了建设健康城镇化必须坚持的五类底线。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二、坚持城市和农村互补协调发展。三农问题与健康城镇化密不可分,正确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必然是健康城镇化和生态安全的底板。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传统农村的乡土文化、一村一品、农业景观、田园风光会变成稀缺资源,带动农村超越工业化的阶段,走向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三、坚持紧凑式的城镇空间密度。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稀缺、耕地与城市发展拓展用地高度重合,城镇化发展和机动化同步,在这种国情下必须坚持集约节约的紧凑式城镇空间布局模式。四、防止出现空城。规范各省市区盲目建设新城、新区的行为,杜绝各类“空城”、“鬼城”、“债城”。新区建设应依托老城,加强产城融合,防止新区功能和产业过于单一,严控远距离、飞地型的新城开发。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低效使用的工业用地,建立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制止以工业发展名义大规模圈地占地。五、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体现地域文化与特色风貌。


随后,仇保兴先生又就“好”特色小镇提出了全新的评价标准:自组织、共生性、多样性、强联接、集群、开放性、超规模性、微循环、自适应、协同性。




杨东援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原同济大学副校长
演讲题目:顺应时代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转型

全球经济和互联网时代,城市的活力来源于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产品及服务;城市群不是“拼图”,而是空间关系重构,交通系统在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杨教授通过重新认识城市空间及交通网络、从“交通”到“空间联系”、“网络城市”中的功能节点区域以及网络与政策协同的交通模式引导四个话题提出了新阶段城市交通规划的思考。
“转型”,需要从认识问题方式开始调整;“变革”,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研究对象。城市交通规划视野的扩展进入了可持续城市机动性规划。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交通需要在环保的前提下,提供一种能够满足理性需求的交通服务;当转向“以人为本”,我们则需要将眼光从“交通”本身,拓展到更加丰富的“空间联系”。在网络城市空间中,我们需要根据网络连接效应,重新思考节点地区的功能定位,重新审视节点地区的空间品质;其中“流动空间”中的节点,并非是单纯的交通枢纽,而是一种具有活动集聚作用的功能区域。交通规划师必须跳出发展转型期的决策“囚笼”,战略导向、“多维一体”,是新阶段城市交通对策体系的特点。
讲到底,城市需要真正“以人为本”的交通体系,是一个满足空间交流和空间流动需求的广泛概念。交通系统不可能由交通规划师自身完成,更需要所有使用者的共同努力,城市会让生活更美好。




Francesco Matinata美国MCM公司设计总监
翻译张乐 MCM 中国区总经理

演讲主题:特别美,非常近——将最美好的带给城镇,城市居民两小时车程内的至高享受
在“规划让人民满意的城市”论坛主题下,MCM与现场的嘉宾与观众探讨在城市的近郊如何让人们更好享受自己休闲的假期,并详尽介绍了鲁能美丽乡村项目、中粮集团农业生态谷、萌番姬农业主题公园、加拿大克劳斯莓果农场酒庄等项目的具体情况。
以鲁能集团美丽乡村项目为例,“美丽乡村”的愿景,不是一个地产项目或文旅项目,而是一个为城市居民带来新型生活方式,集科技、环保、教育、民生、欢乐为一体的乡村综合体。整个项目由五大模块组成。第一,核心区——国家农业公园,集教育、商业、度假、观光、高科技农业展示、乐园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旅游目的地。第二,示范区——CSA农业新模式,与社区联动的新型高效农业,农民与消费者形成直接合作或产销一体的模式来保障健康食品的生产和农场的可持续运营。第三,拓展区——美丽乡村(城乡统筹区),对环境进行改造,同时进行城乡统筹安排,也提供给农民更多就业的机会。第四,拓展区——美丽乡村(会员制农场),建立会员制生态社区。第五, 外延区——农业种植区,即农业科技生产区。
在五大模块中又有五大计划。第一,农业教育。如农事、手工等体验式教育,农业主题公园的游乐式教育,科考旅行式教育等。第二,未来科技计划,为高校科研机构提供研发和实践平台,鼓励年轻的农民和创业者参与创业孵化项目等。第三,乡村振兴计划,积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力求与本地社群达到融合与共赢。第四,乡村旅游计划,鲁能美丽乡村,以乡村旅游整合教育,科技,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第五,新型农业计划,农场以高附加值农产品为种养殖重点,消费者可以通过app选择:优质粮油,蔬菜,鲜果,肉,禽,蛋,水产等。



景育民城市公共艺术专家、教授
演讲议题:以公共艺术唤醒天津城市文化

中国现当代的城市公共文化发展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包括建国后的“红色经典”时期,改革开放后的“城市美化”环境雕塑,直至90年代末至21世纪以来,“公共艺术”概念的引入,推动着城市公共文化的创新发展。
当代公共艺术的新特征表现在形态上更加趋向于综合性、跨类型、多元化,由传统的类型化艺术进入“泛艺术”的概念,并由此衍生出众多体现时代表征的新艺术类型;作为当代城市空间文化形态构建方式,公共艺术的社会化转型特征日益明显,与公众生活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科技与艺术成果更多地进入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针对当下公共艺术的重要特征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学术界提出了“跨媒介”、“跨学科”、“跨领域”的新概念。
景育民教授为我们展示了诸多公共艺术的国内外经典案例,并以多地的作品使我们看到了天津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公共艺术建设方面的差距。
高雅的文化情怀和浪漫品质,以及对美的理解,直接影响天津的城市气质和市民的文化水平,同时也与中央所提出“美丽中国”的愿景相契合。景育民教授呼吁各界同仁应该以开放的胸怀来努力实现在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融中建立具有地域针对性的当代天津公共文化。以公共艺术的文化软实力唤醒天津。

演讲结束后,嘉宾与现场观众又带来了精彩的现场讨论。大家以发挥城乡规划调控作用、城市规划交通转型、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文化等问题为突破口,就如何规划让人民满意的城市,建设人民心中最文明的诗意地展开思辩。

本次论坛还举办了天津规划论坛杯交接仪式。在洪再生理事长的主持下,天津规划论坛杯由本届主办方天津市政总院的徐副院长交接给下届主办方陈塘投资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北方设计联盟副秘书长常青先生。常青先生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了衷心祝贺,同时展望2017天津秋季规划论坛,欢迎全国各界持续关注天津城市建设。

至此本次论坛圆满结束。

声明:文中专家观点为组委会整理而成,未获专家审阅,特此说明。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作为合作出版方已连续三年出版系列精品图书


 

咨询热线

022-87456610
微信公众号
凤凰空间
扫描二维码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