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搜索

书目下载

《暗房》(当代建筑在中国70)卷首语

2012-11-05 08:48:22

        一个建筑,从项目的出现到最终的完成,少则三五年,多则十来年(没有上限)。对于设计者来说,这是人生的一个完整段落。其中点滴时光都是相互关联、不可分离的构成元素。这段人生很私密。建筑师与他设计的房子日夜交流,共享甘苦。在此,建筑,是属于建筑师的。

       建筑完成之后,它开始了另一段生命历程。它逐渐脱离建筑师,进入更多人的生活。它有可能无声无息地度过一生,直到死去(遭拆毁);它也有可能被命运之神选中,闪现出令人瞩目的光彩。比如,某一天,这个建筑有幸被置于镁光灯下——建筑师(或建筑)得了个奖,诸如此类。由此而来的,它登上各类刊物、媒体,成为公共角色......此时,建筑重回建筑师的怀抱,它又属于他了。新一轮的归属关系,已和之前大不相同。时过境迁,建筑无需再与建筑师私下相对。

        现在,两者结成某种公开的同盟:一方面,建筑给建筑师戴上光环,它是个人努力取得社会成功的证明;另一方面,建筑师则重申建筑的超使用价值,他将建筑作为艺术的这一古老命题再度呈现。这一同盟关系有其传统。建筑师与建筑都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他(它)们相互印证,共同进入历史,将名字刻入艺术的万神殿。这就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建筑师的终极目标。这一关系并非只系于名利。它不是“私密人生”的社交版。实际上,它只是从中选择性地截取某些片段,继而组合而成。这些片段都是正面、精彩的⋯⋯它们编织成一张美丽的外衣,披在两者(建筑与建筑师)身上。逐渐地,这一外衣被反复强调和放大——它变成一个符号,以及观众眼里的唯一的现实。这是欺骗性的“现实”。它不虚假,仅只遮蔽了某些东西——那段完整的私密关系中的负向部分。它们记录着困惑、遗憾、无奈、痛苦、厌倦、自我否定......它们事关创伤,难以公开。在建筑师的人生片段中,这一负向内容占据着不小的份额。已符号化的正向部分被提取之后,余下的负向部分四散飘零。这些创伤碎片,有的埋藏在记忆深处,建筑师偶尔会拾起,暗自回味一番;有的则渐渐褪色、远去。久而久之,我们似乎忘掉了它们曾经的存在。这部分内容,我将其称之为建筑师的“黑暗经验”。这本书,就是关于“黑暗经验”的讨论。

      本书的案例是傅筱的三个作品。它们都有荣誉在身,各自获得过不少奖项——国外的、国内的、官方的、民间的,甚至是个人的(某业主亲自给建筑师颁发了一个“特别荣誉奖”)。它们的正面形象很突出。建筑师因此一步一步地走上成功之路。相对应地,这些“美丽外衣”下的“黑暗经验”也分外“动人”。这为本书主题的展开提供了广泛的可能。书中的图片和文字各有分工。它们分别指向(建筑的)“美丽外衣”与(建筑师的)“黑暗经验”。也即,图片展示的是前者,文字探索的是后者。两者并不可逆,我们从图片中无法想象到文字,从文字中也难以回落到图片。如果说,美丽外衣与黑暗经验恰好互补,合成统一的经验体,那么,这本书就是对建筑师三段人生的重构。

        讨论“黑暗经验”并非易事。其源头是建筑的“失败”——有设计的失误,有无奈的妥协,还有很多预料不到的意外......它们在建筑师的心中留下密密麻麻的创伤点(“黑暗经验”的形式)。在一系列转换机制(按照心理分析的说法,创伤具有自动“隐身”功能)的作用下,这些创伤点散乱在主体精神世界的不同角落里。成功的建筑师通常不愿触及它们。这无疑会破坏其美丽人生的心理幻象。如果公之于众,则更为危险。这可能会导致一个更大的灾难——建筑师的公众形象轰然坍塌,成功之路受阻。

        所以,如何潜入记忆深海中去搜寻它们,剥去伪装,还原真实面貌,并曝于阳光之下?这一连串工作,不仅需要自我拷问的技术,还更是一件勇气之举。本书中,“搜寻”能够顺利进行,大抵有赖于被访者傅筱“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坦诚个性。另一个原因是,对话论及的“黑暗经验”都与设计相关。它们大多是“知识创伤”。对于它们,傅筱本身亦有研究、记录的习惯(并且常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所以,我们较易锁定位置,在讨论中与之保持一定的客观性和距离感,循序渐进地剖析其来源、走向的诸般脉络。尽管如此,“搜寻”之路仍然坎坷。因为创伤碎片变化繁多,稍不留神就会错过。比如,在颇受好评的广电项目中意外死去的那棵香樟树(我们在对话中谈到它)。这是该作品的一个污点。它非常隐蔽,且有“替身”在场——甲方移栽了一棵模样相近的树在原地。如果设计者没有反省责任到自身,这一污点必将无人得知。

      “黑暗经验”并不仅于此。“ 美丽外衣” 下的创伤多种多样。除了知识创伤之外,还有情感的创伤、他者的创伤⋯⋯它们相互交织,互为因果。在我们的对话中,前者多,而后者少。不是后者不重要,而是因为,如果说,知识的创伤尚能通过自我反思转化为正面能量(按照傅筱的话, 那是一种“ 求真” 的意志),那么另一些创伤则难以靠近。它们关乎建筑师与建筑的“成功之代价”。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它们是“实在界”,是真正的“禁区”。要想进入其中,不是一次短短的对话就能做到的。

                                                                                                                                   胡恒

                                                                                                                        2012年3月于南京

     

查看原文


相关图书

 

咨询热线

022-87456610
微信公众号
凤凰空间
扫描二维码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