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依据《11G101—1》、《11G101—2》、《11G101—3》、《12G901—1》、《12G901—2》、《12G901—3》六本最新图集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编写,综合提取图集、最新规范精髓,介绍了概述、梁构件钢筋下料、柱构件钢筋下料、剪力墙构件钢筋下料以及板构件钢筋下料等内容,利用线性规划方法优化钢筋下料,列举常用公式和经典图例,讲解详细,立体解析平法知识,使读者轻松学习,确保钢筋工程质量、结构安全,掌握成本控制方法。小16开,卡本小巧,便于携带翻看,学习对照十分方便。
图书简介
本书依据《11G101—1》、《11G101—2》、《11G101—3》、《12G901—1》、《12G901—2》、《12G901—3》六本最新图集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编写,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梁构件钢筋下料、柱构件钢筋下料、剪力墙构件钢筋下料以及板构件钢筋下料,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方便查阅。本书可供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造价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大中专师生学习参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根据“四节一环保”的要求,提倡应用高强、高性能的钢筋。根据混凝土构件对受力的性能要求,规定了各种牌号钢筋如下的选用原则。1)增加强度为500 MPa级的热轧钢筋;推广400 MPa、500 MPa级高强热轧带肋钢筋作为纵向受力的主导钢筋;限制并准备逐步淘汰335 MPa级热轧带肋钢筋的应用;用335 MPa级光圆钢筋取代235 MPa级光圆钢筋。在规范的过渡期及对既有结构进行设计时,235 MPa级光圆钢筋的设计值仍按原规范取值。2)推广具有较好的延性、可焊性、机械连接性能及施工适应性的HRB系列普通热轧带肋钢筋。列入采用控温轧制工艺生产的HRBF系列细晶粒带肋钢筋。3)RRB系列余热处理钢筋一般可用于对变形性能及加工性能要求不高的构件中,如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楼板、墙体以及次要的中小结构构件等。4)箍筋用于抗剪、抗扭及抗冲切设计时,其抗拉强度设计值受到限制,不宜采用强度高于400 MPa级的钢筋。当用于约束混凝土的间接配筋(如连续螺旋配箍或封闭焊接箍)时,其高强度可以得到充分发挥,采用500 MPa级钢筋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因此,在G101系列图集的应用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应按下列规定选用钢筋:1)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RB300、HRB335、HRBF335、RRB400钢筋。2)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 钢筋。3)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PB300、HRB500、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钢筋。4)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根据“四节一环保”的要求,提倡应用高强、高性能的钢筋。根据混凝土构件对受力的性能要求,规定了各种牌号钢筋如下的选用原则。1)增加强度为500 MPa级的热轧钢筋;推广400 MPa、500 MPa级高强热轧带肋钢筋作为纵向受力的主导钢筋;限制并准备逐步淘汰335 MPa级热轧带肋钢筋的应用;用335 MPa级光圆钢筋取代235 MPa级光圆钢筋。在规范的过渡期及对既有结构进行设计时,235 MPa级光圆钢筋的设计值仍按原规范取值。2)推广具有较好的延性、可焊性、机械连接性能及施工适应性的HRB系列普通热轧带肋钢筋。列入采用控温轧制工艺生产的HRBF系列细晶粒带肋钢筋。3)RRB系列余热处理钢筋一般可用于对变形性能及加工性能要求不高的构件中,如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楼板、墙体以及次要的中小结构构件等。4)箍筋用于抗剪、抗扭及抗冲切设计时,其抗拉强度设计值受到限制,不宜采用强度高于400 MPa级的钢筋。当用于约束混凝土的间接配筋(如连续螺旋配箍或封闭焊接箍)时,其高强度可以得到充分发挥,采用500 MPa级钢筋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因此,在G101系列图集的应用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应按下列规定选用钢筋:1)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RB300、HRB335、HRBF335、RRB400钢筋。2)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 钢筋。3)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PB300、HRB500、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钢筋。4)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
图书目录
1 概述 (1)
1.1 钢筋下料基础知识 (1)
1.1.1 钢筋的选用 (1)
1.1.2 钢筋下料表 (1)
1.1.3 钢筋下料长度的概念 (3)
1.1.4 平法钢筋计算相关数据 (7)
1.1.5 钢筋设计尺寸和施工下料尺寸 (13)
1.2 基本公式 (15)
1.2.1 角度基准 (16)
1.2.2 外皮差值计算公式 (16)
1.2.3 内皮差值计算公式 (20)
1.2.4 钢筋端部弯钩增加尺寸 (22)
1.2.5 中心线法计算弧线展开长度 (25)
1.2.6 箍筋的计算公式 (28)
1.2.7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30)
1.2.8 特殊钢筋的下料长度 (32)
1.2.9 拉筋的样式及其计算 (35)
1.2.10 拉筋端钩形状的变换 (39)
1.3 钢筋计算实例 (51)
2 梁构件钢筋下料 (59)
2.1 梁钢筋下料计算 (59)
2.1.1 贯通筋下料 (59)
2.1.2 边跨上部直角筋下料 (62)
2.1.3 中间支座上部直筋下料 (67)
2.1.4 边跨下部跨中直角筋下料 (68)
2.1.5 中间跨下部筋下料 (71)
2.1.6 边跨和中跨搭接架立筋下料 (75)
2.1.7 角部附加筋下料 (76)
2.1.8 附加吊筋下料 (77)
2.2 梁钢筋下料实例 (77)
3 柱构件钢筋下料 (80)
3.1 柱钢筋下料计算 (80)
3.1.1 中柱顶筋下料 (80)
3.1.2 边柱顶筋下料 (81)
3.1.3 角柱顶筋下料 (84)
3.2 柱钢筋下料实例 (88)
4 剪力墙构件钢筋下料 (107)
4.1 剪力墙钢筋下料计算 (107)
4.1.1 顶层墙竖向钢筋下料 (107)
4.1.2 中间层纵筋下料 (108)
4.1.3变截面处剪力墙竖向钢筋下料 (109)
4.1.4 剪力墙暗柱竖向钢筋下料 (112)
4.1.5 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下料 (118)
4.1.6 剪力墙连梁钢筋下料 (119)
4.1.7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下料 (123)
4.2 剪力墙钢筋下料实例 (131)
5 板构件钢筋下料 (141)
5.1 板钢筋下料计算 (141)
5.1.1 板上部贯通纵筋的计算 (141)
5.1.2 板下部贯通纵筋的计算 (143)
5.1.3 扣筋计算 (144)
5.2 板钢筋下料实例 (145)
参考文献 (156)
1.1 钢筋下料基础知识 (1)
1.1.1 钢筋的选用 (1)
1.1.2 钢筋下料表 (1)
1.1.3 钢筋下料长度的概念 (3)
1.1.4 平法钢筋计算相关数据 (7)
1.1.5 钢筋设计尺寸和施工下料尺寸 (13)
1.2 基本公式 (15)
1.2.1 角度基准 (16)
1.2.2 外皮差值计算公式 (16)
1.2.3 内皮差值计算公式 (20)
1.2.4 钢筋端部弯钩增加尺寸 (22)
1.2.5 中心线法计算弧线展开长度 (25)
1.2.6 箍筋的计算公式 (28)
1.2.7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30)
1.2.8 特殊钢筋的下料长度 (32)
1.2.9 拉筋的样式及其计算 (35)
1.2.10 拉筋端钩形状的变换 (39)
1.3 钢筋计算实例 (51)
2 梁构件钢筋下料 (59)
2.1 梁钢筋下料计算 (59)
2.1.1 贯通筋下料 (59)
2.1.2 边跨上部直角筋下料 (62)
2.1.3 中间支座上部直筋下料 (67)
2.1.4 边跨下部跨中直角筋下料 (68)
2.1.5 中间跨下部筋下料 (71)
2.1.6 边跨和中跨搭接架立筋下料 (75)
2.1.7 角部附加筋下料 (76)
2.1.8 附加吊筋下料 (77)
2.2 梁钢筋下料实例 (77)
3 柱构件钢筋下料 (80)
3.1 柱钢筋下料计算 (80)
3.1.1 中柱顶筋下料 (80)
3.1.2 边柱顶筋下料 (81)
3.1.3 角柱顶筋下料 (84)
3.2 柱钢筋下料实例 (88)
4 剪力墙构件钢筋下料 (107)
4.1 剪力墙钢筋下料计算 (107)
4.1.1 顶层墙竖向钢筋下料 (107)
4.1.2 中间层纵筋下料 (108)
4.1.3变截面处剪力墙竖向钢筋下料 (109)
4.1.4 剪力墙暗柱竖向钢筋下料 (112)
4.1.5 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下料 (118)
4.1.6 剪力墙连梁钢筋下料 (119)
4.1.7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下料 (123)
4.2 剪力墙钢筋下料实例 (131)
5 板构件钢筋下料 (141)
5.1 板钢筋下料计算 (141)
5.1.1 板上部贯通纵筋的计算 (141)
5.1.2 板下部贯通纵筋的计算 (143)
5.1.3 扣筋计算 (144)
5.2 板钢筋下料实例 (145)
参考文献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