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槙文彦的建筑语言以理性、精确而不失想象力的形式为特征。对于槙文彦来说,设计与环境尤其是城市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在他老练的空间和形式中充满了从日本文化中继承的感性。1989 年9 月,日本《新建筑》杂志的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在日本国内受人喜爱的建筑师行列里,槙文彦名列榜首。
让建筑永恒的秘诀,槙文彦的回答十分朴素:建筑不像时装,需要跟随潮流。建筑拥有其不变的精神,它是一个给人居住、给人带来愉悦的场所。
槙文彦说,在他完成一座建筑之后,他会去看人们对它反应如何,这是一个学习过程。在设计代官山集合住宅裙楼时,槙文彦正巧住在附近,于是他经常步行去那里,在那里吃午饭,观察那些空间如何被人们使用。在长达25 年的时间里,他持续观察着当地居民的成长和变化,他得出结论:建筑就像人类的牙齿,需要不断修缮和被照料。
25 年时间里,“沿街的围墙”逐渐变成了“沿街的空间”,槙文彦毫不吝啬地将许多部分的土地腾空出来,留给树木,摆下宽阔的行人道,提供歇息、聚集的小场地;现场原有的古墓亦不避忌讳或被令搬迁,保留下来反而与新建筑物打成一片,光线、影子、空气、雨水、树木与建筑空间浑然一体,营造闹中取静的独特个性。
在《槙文彦的建筑哲学——关于城市与建筑的思考》中,槙文彦强调:“建筑应该回归空间论。‘空间’既包括城市也包括建筑,既非内部也非外部。传统日本的‘间’和‘奥’是十分优秀的空间概念,日本建筑不能失去这种传承。” 这始终是槙文彦最想传达出的一个信息:建筑,并非形态,而关乎空间与文脉,它是隐藏在人类文化活动中一种物理秩序的呈现——这也是他通过批判扎哈案试图向日本民众普及和推广的一套大众建筑理论。而对于建筑师,回归空间论也许就是学科边界不断被蚕食的今天重新定位自我的一个指南针。

图书简介

《槙文彦的建筑哲学——关于城市与建筑的思考》介绍了槙文彦关于城市与建筑的一些思考,梳理了槙文彦50余年的建筑历程。在这长达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中,槙文彦本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建筑师们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对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槙文彦一生致力于发展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以精细的手法使建筑表现出理性的思维。槙文彦对建筑和城市都有着独特的见解,他采用散文式的构造方法,赋予建筑更多层次的内涵。他主张开放性的结构,以极强的适应性满足时代变迁的要求,同时他十分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极力为建筑物赋予人性和文化的特征。

图书目录

004 第一章 创新的时代——最初的现代主义
008 1.褐色和灰色的东京
011 2.受现代主义熏陶的建筑师们
016 3.战后迎来十七岁
020 4.横跨太平洋
023 5.圣路易斯之梦
025 6.建筑群与巨型建筑
027 7.柯布西耶的建议
031 8.从国民国家到资本主义
034 第二章 五月革命时期——城市设计指的是什么?
035 1.1964年东京奥运会
036 2.摇摆不定的制度
039 3.X团队遭遇到了什么?
042 4.参加新陈代谢
044 5.研讨氛围轻松
046 6.学生运动兴起
048 7.建筑师之间的接力
050 8.人人平等的公共空间
056 第三章 设计集合体建筑的半个世纪
057 1.“慢建筑”的起始
058 2.稳定性与多样性
064 3.孕育城市
067 4.效率主义的作用
070 5.生活方式的改变
074 6.能托付未来的储存物
078 第四章 东京的过去与未来
079 1.“奥”的发现
084 2.没有广场的日本
086 3.创建新的名胜给下一代
089 4.城市设计的挫折
094 5.被破坏的空间整体性
095 6.两位学者的相遇
098 7.“定居社会”产生的约定
100 第五章 迈向“共鸣的人类主义”
101 1.建筑的未来是什么?
103 2.民主主义空间化
106 3.“大船”中伟大的乘客
109 4.乘船旅行结束
111 5.不会磨灭的事物
114 6.艺术与讽刺
116 7.在空间中能感受到愉悦吗?
119 8.有夹层的广场
122 第六章 论人类与建筑
123 1.城市的DNA指的是什么?
130 2.空间连接着城市与建筑
133 3.“形式”的存在
138 4.潜在的情景
139 5.记忆和经验的宝库
142 第七章 普遍性和理论——槙文彦追求的公共空间 松隈洋
146 1.建筑师的出发点
150 2.无法估量“增加城市性”的价值
155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