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搜索

书目下载

建筑评论是阳春白雪吗?——摘自《中华建筑报》

2013-03-15 16:55:26

 

         建筑评论一直是建筑领域推动建筑学术发展的重要部分,最近,金秋野、唐克扬、刘涤宇、冯路和青锋这五位建筑评论学者的论著《当代建筑思想评论丛书》集体出版,从最初寻找适合的写作者到完全出版耗时两年之久,而出版量仅为4000册的现实也证明了此次活动依然是一次学术界事件。为了更好地传播他们在当下为建筑评论所作出的努力以及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建筑,江苏人民出版社天津分社(凤凰空间)组织了一次面向大众的书籍推介会。在该次沙龙活动中,作为丛书的组织和策划者,王博表达了在宏大社会视野中寻觅深刻而细腻的文本的愿望,而这五本书无疑符合。

        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支持下,作者名单最终成就为五位写作者的作品。“我们希望作者有成熟的批评,所以我们选择的作者均为建筑界专业人士,拥有国际视野,兼具本土视角。”五位建筑评论者中有从事纯学术研究的大学教授,也有兼有建筑师身份的实践参与者,但他们同时都有一个特点,对于建筑现象的文字表达的专注和诚意。

      理论为何而为?

     “建筑师在实践中是一定会有所思考的,而这类思考常常是一种孤独的状态,而在思考之外与他者的交流方式之一就是读书。通过阅读的方式,建筑师与建筑评论者之间有可能形成深度对话的关系。当写作者超出阅读者的思想时,就如同遇到了高段位的棋手一样使自己受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李兴钢先生从建筑实践角度为建筑评论的意义找到注解。对于一个快速碎片化而悲剧般地被认为不会再有新意的群氓时代,理论常常被以功利主义眼光看待,有用与无用成为一种评价行为意义的准绳。“理论无用论”是一种反智主义的激进还是精英不屑于普及“为学术而学术”的傲慢?经过两年完成的、承载着数人十年文本历程的书籍,推介会中近一半时间转向探讨“理论为何而为”的问题,本身亦成为值得观察的现象。

       在新媒体时代到来后,表达个人意见的社会成本变得微乎其微,专业人士常常面临如何与大众沟通的尴尬问题,尤其是在一个大众文化发展迅速却急需建构多元核心价值的现代社会中,新媒体社会的边界似乎在政治压力下指向了一种群嘲与自我嘲弄的消费景况。是否能够被消费成为评判事物的一种评价标准,而这种标准的承载者——大众正在乐此不疲地实现着它的消费目的。

       以大众能够理解的方式是否意味着自我牺牲?抑或等待社会公众文化的集体成长?建筑评论应该由哪些人做出或以哪些方式实现?层出不穷的问题除了反衬出现实的苍白,也展现了五位建筑评论者的工作可谓杯水车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讲师青锋是五位建筑评论者之一,“不存在精英建筑师,也不存在所谓的大众,存在的只是个人的观点,我们对自我这个词回避得太久,不自觉地会倾向于主流或大师的意见,”在青锋博士看来,中国人的近代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撕毁了人们取得自我信任的尊严感和自我认同的自觉意识,“其实建筑好不好完全在观者自己,我鼓励大多数人都作出对建筑的解释。建筑是一本书,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世间有更多的解释,才会对建筑产生丰富多彩的影响。”青锋借自己在论文中不能写出“我”这一字眼,以微妙的心理波动轻轻嘲弄以中立立场著称的论文写作与以平常心欣赏建筑之间的不同,他似乎在告诉每一位接近建筑的人,建筑并非春风中的尤物,但你有理由从自我开始去解释你为何被建筑震撼的原因。

        青锋试图向大众解释何为“放下身段不等于混为一谈”,显然,任何欣赏或评论的行为都应有其基本的立场和眼光以及让人接受这些文化讯息的相应外在形式。出身哈佛,语速过快的建筑学者唐克扬,将对"问题"的寻求看做是建筑评论从学院走向日常的动力,这一过程的细节值得讨论。“建筑写作是建筑设计的说明书吗?建筑批评只是‘批评’建筑吗?建筑理论可以,或者有必要教给人们具体的设计方法吗?综合了立场、知识和问题的‘智识’(intellect)是建筑写作的要义。它的目的不在于终结问题而在于打开新的问题。围绕着中国建筑的现实的讨论不尽然是轻快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难以纯净的、‘杂声’的物质现实,无法用任一种既有的理论囊括——正是这样的前提,改变了既往经验和现存逻辑对我们的意义。它不是为了建立某种‘本质’中的权威,而是在各种广阔的‘意外’中寻找变化在每一情境中的必然,”唐克扬这样解释,“讨论中国建筑一定得有自己的理论和历史前提,不管听众是如何急性子,小故事还非得要从头说起。它意味着一种同时宏观阔大和具体而微的思路,意味着既取材于实景,本身也兴趣盎然的写作,这样的理论和历史反倒是凸显了开放的建筑学实践的重要性。”

       后现代语境下的尝试

        知识分子作为个体被看待,而不是作为群体经历频繁社会运动的批判的时光并不久远,而同时经历私人化的时代解读则是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独特遭遇。“当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当代建筑史很难以宏大主题的方式被建构出来。这并不仅仅因为当代有巨大和快速变化的信息量,同时也因为个体差异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像早已提出的‘历史已经终结’的史学观那样。建筑评论能提供的作用,更多是让人们通过个体化写作作为观察当代历史的一个窗口,如果一个写作者一直在关心当下,人们可以通过他十年的写作生涯看到建筑学本身涌现的诸多话题。从这一点上,可以说当代史是由无数个人史构成的。”冯路是五位建筑评论者中关注实践较多的一位,他的建筑实践与写作总是交替进行,并试图将自己放逐于历史中成为样本的一种。更为机敏的是刚刚获得中国建筑传媒奖建筑评论奖提名的金秋野先生,他也是此次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建筑理路、思维方法、评判问题的标准等形成的思想风向融汇于这一时代,但客观地说,中国当今的建筑实践尚不足以形成理论,所以建筑评论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建筑纵有一日会倒塌,建筑评论就要被人评判了,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但这就是这个时代重要的事情。”梳理清晰时代的脉搏与强音需要天赋、洞察力和时间。假如没有把握,你是否还要做这件事?“任何时代中生活的人看到的都是一片嘈杂,建筑评论就像一块块石头一样在万顷荒芜中坠一坠,一个人是做不到的,要大家一起努力。”

        对于这样的现实处境,五人之中的同济大学博士刘涤宇先生提供了一种思路:“建筑理论上的交流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共识作为基础。然而在当下,建立建筑学整个学科所公认的既有充分包容性,又细腻到能够基于此讨论学科内各种具体问题的共识平台已经非常困难。这就像《圣经》中建造巴别塔的故事一样,在无法建立一种普遍共识性的交流话语的前提下,巴别塔的建立是没有可能性的。”因此,“在今天,建筑学界可能必须要接受一个个小的、可以基于其上精密讨论特定问题的平台相互独立,而学科本身的共识平台已经支离破碎的现实。至于解决策略,不妨借用列维·施特劳斯阐述原始思维基本特征的‘修补匠’的观点来解释。交流是否可以像列维所举的法国传统‘修补匠’的例子一样,用一些因地制宜的技巧,并利用建筑学作为学科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一些碎片成果作为材料,在不同的、相互独立的小平台之间建立联系。这种联系也是为了今天要讨论的一些特定问题而存在的。这样就有可能可以超越单一平台上讨论、共识,成为回应今天建筑学科相关问题和状态的一种可能性”。

       当人们询问那些严肃、深刻的建筑评论有什么用的时候,我们势必面对着另一个问题,那些非阳春白雪的彼之一面是什么?公众社会承载阳春白雪的能力尚显稚嫩。冯路称,中国建筑评论的有效语境还没有形成,当下之急首先在于积极建构讨论语境。专业的建筑评论的重要价值不仅仅是向大众传播建筑文化,还在于促进建筑师和建筑实践的自我反思。阳春白雪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

凤凰空间设计师沙龙QQ群:27672527

更多正版好书,更多超值优惠,尽在凤凰空间图书专营店:http://fhkjts.tmall.com/

 

查看原文


相关图书

 

咨询热线

022-87456610
微信公众号
凤凰空间
扫描二维码访问